段永平,步步高集团董事长,一位鲜少公开谈论投资的实战家。但他活跃于个人博客,乐于与“粉丝”交流,分享其投资智慧。本文汇集了段永平博客中关于投资理念的精华内容,旨在系统呈现其投资思想,堪称一份极具价值的投资指南。不同于学院派的理论说教,段永平的投资哲学源于企业经营的实践,更显务实和可操作性。他推崇长期主义,强调价值投资,反对投机取巧,并始终将“不懂不做”奉为圭臬。他的投资理念,或许能为在投资道路上探索的你,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。
段永平认为,投资并非人人适合。统计数据显示,股市中亏损者占据多数。许多人渴望通过投资快速致富,但往往事与愿违。作为兼具企业经营和投资经验的双重身份者,段永平坦言,经营企业相对而言更容易,因为企业经营通常在自己熟悉的领域,犯错的几率较低。而投资则面临诸多未知和不确定性,投资者容易沦为投机者,冒不必要的风险。
投资与投机看似相似,实则截然不同。段永平以赌场为例,将开赌场者比作投资者,赌客比作投机者。赌场之所以客源不断,是因为总有赌客赢钱,而赢钱者的声音往往更大。小赌怡情,但将身家性命投入股市则不可取。
段永平认为,投资的本质在于理解自己所购买的标的,以及其内在价值。投机则需要更高的技巧,这是他不擅长且不打算涉足的领域。他更愿意将时间用于陪伴家人或享受高尔夫的乐趣。他告诫投资者,要保守谨慎,避免因一次失误而一蹶不振。投资中犯错在所难免,重要的是从错误中吸取教训。他从巴菲特那里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:“不做空,不借钱,最重要的是不要做不懂的东西。” 曾经他因为违背这些原则,在投资中损失了数百万美元,而所有盈利都来自他真正了解的领域。
段永平对“赚钱”的定义是,投资回报要高于长期无风险债券。一个人是否了解一家公司能否赚钱,与其学历并无必然联系。学历高的人通常学习能力更强,但学校并不教授投资,因为真正精通投资的人很少会在学校任教。当然,学校可以提供财务分析等基础知识,这有助于了解投资目标。
无论学历高低,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,这些知识积累可能会带来投资机会。段永平认为,自己抓住的投资机会与学历并没有必然联系。
例如,段永平能在网易上获得超过100倍的回报,得益于他在小霸王时期对游戏的深刻理解。这种理解无法从学校学习,也无法从书本或财报中获得。又如,他敢于重仓买入GE,是因为作为企业经营者,他们长期跟踪GE的企业文化,并由衷地认为GE是一家伟大的公司。
段永平认为,投资原则非常简单,但实践起来却极其困难。“当你买一只股票时,你就是在买这家公司!”理解这一点至关重要。他进一步总结了自己对投资的基本理解:
他强调,要“理性”地对待市场波动,仔细检查每一个投资理由及其变化。段永平认为,他对投资的理解就是如此简单,但这种“简单”却绝非易事。
对于估值,段永平认为,如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计算才能得出微薄利润的投资,最好放弃。他认为估值是一种“毛估估”的方法,需要借助计算器才能算出的便宜,说明还不够便宜。
段永平认为,大致的估值主要用于判断下行的空间,而定性分析才是真正利润的来源,这也是价值投资中最难的部分。芒格也曾说过,从未见过巴菲特使用计算器来评估一家企业,段永平自己也甚少使用计算器进行估值。
一般来说,获得几十倍甚至更多回报的股票,绝不是通过估值估算出来的。正是由于定性分析存在诸多不确定性,人们往往即使看好也不敢下重注。当然,也有少数情况是可以通过计算器计算出明显低估的,例如巴菲特买入中石油,段永平买入万科。但这通常是特例。
巴菲特曾说过,伟大的公司和生意是不需要卖的。但事实上,巴菲特至今没有卖过的公司也屈指可数。段永平认为,巴菲特这句话的潜台词是,市场往往不会对伟大的公司给出疯狂的价格。如果仅仅因为估值稍高就卖出,可能会错失买回的机会。此外,在美国投资需要缴纳利得税,不卖出就不算获利,一旦卖出可能需要缴纳高额税费,不划算。
段永平强调,无论何时卖出,都不要与买入成本联系起来。卖出的理由有很多,但“我已经赚钱了”不应该成为卖出的理由。否则,很容易将难得一见的好公司以便宜的价格卖出。买入时同理,买入的理由可以有很多,但这只股票曾经达到的价位不应该作为买入的理由。
段永平的判断标准始终是价值。这也是他能持有网易8-9年的原因。他最早买入网易的平均价格约为1美元左右(相当于现在的0.25美元),大部分卖出价格约为30-35美元(现在价格)。在持有期间,他可能每天都会受到卖出价格的诱惑,但他用价值判断来抵御诱惑(当然,中间也买卖过一些,但数量很小)。他卖出的理由是需要换仓GE和Yahoo。他会一直保留一些网易的股票。他认为,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学习,但只有少数人能学会。事实上,他发现只有少数人会认真学习,因此能学会的人很少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巴菲特反对的和他所做的衍生品是完全不同的。段永平自己也使用很多金融衍生品,和巴菲特的使用方法一样,因此比较理解巴菲特所说的话。他用一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:很多人使用衍生品就像去赌场当赌客,希望快速赚钱。巴菲特使用衍生品就像在澳门开赌场,长期而言是稳赚的。不是每个人开赌场都能赚钱,但会开的人就能。也许赌场的例子不一定恰当,但道理是一样的。
投机,段永平也玩过,但只是为了好玩,just for fun。如果有人要跟他讨论股票,他会事先说明,是讨论投机还是投资?是for fun还是for money?如果是for fun,没什么可讨论的,买你喜欢的就好了,反正你也不会卖房去拉斯维加斯。他曾经在邮轮上用两百块钱玩了三个晚上,赚了两千块钱。如果作为投资的故事来讲,三天翻了十倍,这算什么故事?!但你敢拿几百万这么赌吗?不敢。所以投资是另外一种玩法。
段永平从头到尾真正投资过的公司最多五六家,卖掉了一些,他持有的公司一般在三家左右。巴菲特的哈撒韦一千多亿美元市值,也才投十来家。段永平不怕集中,他是绝对的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