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全球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加剧,市场波动加剧,通胀压力依然显著。然而,考虑到近期美国持续加息,短期内通胀可能出现一定回落。
通胀方面: 美国持续的加息政策正在显现其影响,预计4月份将进一步提高汽油等商品的价格,对食品和药品价格也将有较大影响。市场预计通胀率将先升后降。中国央行1月份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显示,与会者不认为需要降息或放松信贷等。这或许暗示着未来政策可能趋于谨慎,甚至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胀。此次会议纪要中值得关注的一点是,可能涉及到进一步减产或暂停生产以减少通胀的讨论。总体来看,当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持续给市场带来压力,通胀高企,但考虑到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,通胀可能会有所缓解。
原油方面: 全球原油市场供应紧张,市场关注未来可能的供应变化。全球能源市场需要更多产油国参与,美国和欧洲的共同需求以及俄罗斯加入OPEC+组织的报道,都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造成影响。虽然目前没有产量限制,但俄罗斯2023-2025年原油产量将增加160万桶/日,仅2025年计划的产量就将高达180万桶/日。俄罗斯加入OPEC+将增强该组织对全球原油供应的影响力,这将是长期利好油价的一个重大信号。我们对后市仍持谨慎态度,供应端存在不确定性,1月份的油价已经突破了80美元/桶的Brent原油价格。
股市方面: 上一个交易日,上证指数上涨0.81%,深证成指上涨1.46%,创业板指上涨2.03%,沪深300上涨2.31%,上证50上涨0.47%,中证500上涨1.77%,中证1000上涨2.38%。两市成交额为7210.2亿元人民币,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80亿元。在涨幅较好的行业板块中,通信设备(4.29%)、电子(3.39%)和计算机(2.67%)表现亮眼。而表现较差的行业板块则包括:煤炭和化工(-0.46%)、有色金属(-0.38%)和材料(-0.88%)。从基差角度看,IH和IF主力合约贴水分别为0.5%和1.3%,IC和IM主力合约贴水分别为-7.0%和-9.0%。技术面来看,2502合约近期波动较大,可以考虑逢低布局2503或2506合约。技术面变化方面,中证1000指数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表现相对强劲,反映出对新技术的支持,并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基本面支撑。策略方面,短期来看,中证1000指数将继续维持强势,但需警惕高位震荡风险,可以关注科技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;中期来看,需要等待政策信号明确,如果两会政策刺激经济增长,IF和IH合约可能上涨。
工业品方面: 工业品价格出现回落,但部分商品价格仍处于高位,市场信心有所恢复。基本面上看,部分工业企业产能恢复正常,但我们认为在供需压力下,整体开工率可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目前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基本平衡,部分行业可能进入减产或产能过剩阶段。但短期内可能出现需求增加,导致价格上涨,市场行情依然复杂。总的来说,当前工业品基本面仍然复杂,库存高位,需求依然疲软,虽然我们认为工业品价格基本已经见底,但短期向上突破空间依然有限。
债券方面: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上涨至2.77520%,美元指数上涨至1034点,日均成交额为15.7万亿。昨日债市小幅反弹,但整体开工率尚未完全恢复,市场情绪谨慎,资金面偏紧。总的来看,近期国家政策预期宽松,但美国紧缩政策及国内资金面偏紧对债券价格有一定拖累,预计短期债券价格将持续高位震荡,等待更多积极信号。
商品期货方面: 农产品需求季节性变化,市场情绪乐观,资金整体上行压力较大。需求端,近期电力供应紧张得到一定缓解,需求端有望企稳,但更多企业以按需采购为主。供应端,粮食供应有所恢复,开工率明显增加,产量增幅比较明显。总量相对稳定,库存有所下降,供需关系改善。成本端,原材料价格持续下跌,但终端价格下跌幅度有限,产成品价格继续下跌。观点:供需两端紧张。
金属方面: 最终需求端变化,市场情绪有所好转。过去两周,市场对积极政策的预期或出现变化,可能给价格带来一定冲击或反转。基本面来看,供需两端依然紧张,价格上涨的可能性相对有限。需求端,低价采购为主,后期价格可能出现第十次上涨。供应端,铜精矿供应逐步恢复正常,矿山供应也基本正常,精炼厂运行率略有下降,整体供应维持高位,尤其铜精矿和阳极铜供应维持高位。矿价减产,但产量稳定,供应压力也较大,矿山和矿价持续上涨。预期:供需紧张。
电力方面: 夜盘电力价格大幅上涨。基本面:供应端,水电站及火电站供应充足,目前已经有一定库存,在水电站修复后,电价可能与电费持平。需求端,大部分企业依然维持低价采购,现货价格走势良好,但短期内成交量有限,现货市场交易活跃。总的来说,电力价格预期基本稳定,短期内消费复苏缓慢,水电站及火电站增加的供应对电价的支撑较强,后期开工以及政策利好下市场对电力的需求仍然保持乐观预期,电价高位震荡为主。
煤炭方面: 夜盘煤炭价格大幅震荡。宏观面:中国央行会议纪要显示,需要看到通胀持续下降才能考虑降息,同时考虑暂停或减产,在市场已经预期降息的情况下,暂停生产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,市场预期偏谨慎。基本面:原材料方面,进口煤炭供应增加,国内煤矿及进口煤炭加工消费持续处于低位回升。供应端,根据煤炭产量预测,未来几个月仍然有新的投产煤矿,预计2月份煤炭产量将下降400万吨以上。需求端,下游电力四厂即将开工,需求有望恢复,但近期下游企业继续保持高位库存,导致当前市场成交量受限,资金面也受限。总体来看,目前现货价格面临上行压力,关注政策变化及市场情绪变化。